一、等價類測試方法的具體操作
1、測試用例的基本要素:用例編號、測試目的、用例描述、預期結果
2、兩位整數加法計算器的基本需求
第一個數和第二個數只能輸入-99到99之間的整數;
對于輸入的小于-99的或大于99的數據,程序應給出明確提示;
對于輸入的小數、字符等非法數據,程序應給出明確提示。
3、加法器編寫測試用例
首先明確測試對象—第—個數文本框
說明:在測試第一個數的時候,保證第二個數正確
(1)根據需求,劃分等價類
①有效等價類
-99—99之間的兩位整數
②無效等價類
A、非整數
B、<-99的整數
C、>99的整數
(2)細化等價類
往往依據的不是字面的需求,而是基于對數據存儲方式的深入理解以及數據格式的理解
①正負數補碼計算不一樣,有必要把正數、負數單獨測試
-99—0整數
0—99整數
②非整數可以進一步細分:小數、字母、漢字、符號
(3)建立等價類表
說明:進行需求(數據)分析,是最核心的步驟,決定測試的整體質量
(4)編寫用例
從每個等價類中,至少選擇一個數據進行測試
4、常見應用:
(1)在輸入條件規定了取值范圍或值的個數的情況下,則可以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和兩個無效等價類。
(2)在輸入條件規定了輸入值的集合或者規定了“必須如何”的條件的情況下,可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。
(3)在輸入條件是一個布爾量的情況下,可確定一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。
(4)在規定了輸入數據的一組值(假定n個),并且程序要對每一個輸入值分別處理的情況下,可確立n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。
(5)在規定了輸入數據必須遵守的規則情況下,可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(符合規則)和若干個無效等價類(從不同角度違反規則)
(6)在確知已劃分的等價類中各元素在程序處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況下,則應再將該等價類進一步的劃分為更小的等價類。
二、邊界值測試方法
1、策略
(1)設計測試用例,首先應確定邊界情況。
(2)通常輸入和輸出等價類的邊界,就是應著重測試的邊界情況。
(3)應當選取正好等于,剛剛大于或剛剛小于邊界的值作為測試數據,而不是選取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為測試數據。
2、常見應用
(1)如果輸入條件規定了值的范圍,則應取剛達到這個范圍的邊界的值,以及剛剛超越這個范圍邊界的值作為測試輸入數據。
(2)如果輸入條件規定了值的個數,則用最大個數,最小個數,比最小個數少一,比最大個數多一的數作為測試數據。
(3)將規則1和2應用于輸出條件,即設計測試用例使輸出值達到邊界值及其左右的值。
(4)如果程序的規格說明給出的輸入域或輸出域是有序集合,則應選取集合的第一個元素和最后一個元素作為測試用例。
(5)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個內部數據結構,則應當選擇這個內部數據結構的邊界上的值作為測試用例。
(6)分析規格說明,找出其它可能隱藏的邊界條件。
以上就是等價類測試和邊界值測試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以及應用。想要了解更多軟件測試的行業消息,領取軟件測試的免費網課和體驗課名額嗎?那就加入優就業官方的軟件測試交流群吧,群內還有老師定期直播講解答疑,也會第一時間發布近期的體驗課消息。(點擊加群 群號577483535 進群務必輸入暗號:學習)
>>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agic-module.com/cjwt/2593.html
聲明:本站稿件版權均屬中公教育優就業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。
1 您的年齡
2 您的學歷
3 您更想做哪個方向的工作?
上一篇 Java學習路線
Java
Ui
大前端
軟件測試
Python
PMP
軟考